王恭〔明代〕
青溪柳色动离愁,江水苍茫送客舟。两岸断烟看踯躅,半天微雨听钩辀。
洞庭月傍君山晓,湘浦云兼梦泽流。归去故园如忆别,秋风应倚岳阳楼。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偈五首 其三
释道行 〔宋代〕
通身是口,说得一半。通身是眼,用得一橛。用不到处说有馀,说不到处用无尽。
所以道,当用无说,当说无用。用说同时,用说不同时。
诸人若也拟议,西峰在你脚底。
赠王渊之
徐祯卿 〔明代〕
秋夜
高翥 〔宋代〕
董令升舍人朋溪图赵祖文笔也
曾几 〔宋代〕
霅溪
陈舜俞 〔宋代〕
答童
晁说之 〔宋代〕
颂古一百首
释智愚 〔宋代〕
途次长安上都漕傅谏议
苏洵 〔宋代〕
霓裳羽衣曲赋附歌
陈嘏 〔唐代〕
圣功成兮至乐脩,大道叶兮皇风流。
四安道中所见
牟巘五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