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惺〔明代〕
钟惺
钟惺(1574~1624) 明代文学家。字伯敬,号退谷,湖广竟陵(今湖北天门市)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曾任工部主事,万历四十四年(1616)与林古度登泰山。后官至福建提学佥事。不久辞官归乡,闭户读书,晚年入寺院。其为人严冷,不喜接俗客,由此得谢人事,研读史书。他与同里谭元春共选《唐诗归》和《古诗归》(见《诗归》),名扬一时,形成“竟陵派”,世称“钟谭”。
颂古一百二十一首
释宗杲 〔宋代〕
寄一江薛梅坡
顾逢 〔宋代〕
偈颂一百零二首 其五十五
释绍昙 〔宋代〕
上下三指,彼此七马。眼见如盲,口说如哑。拄杖子忍俊不禁,等闲捉败。
休休,尽法恐无民,且放天寒赦。
和岳王庙壁上韵
吕午 〔宋代〕
题龙津亭
方武子 〔宋代〕
赴建康过京口呈刘季高
叶梦得 〔宋代〕
赠音上人
刘克庄 〔宋代〕
偈颂十四首
几复寄槟榔且答诗劝予同种复次韵寄之
黄庭坚 〔宋代〕
谢阮儒隐为画墨梅床屏
王迈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