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朝辞印绶发如霜,匹马东还路渺茫。独树断云吴苑暮,孤城残雨海天凉。
秋风祖帐人难别,黄菊家林酒正香。早晚薜萝花下醉,白云飞近遂初堂。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奉怀罗仲共叔共二友
李弥逊 〔宋代〕
征衫一着宛溪东,结友何人继两龚。寸步相期偶胡越,尺书不断见心胸。
吟边快睹推三语,吏退冥搜想二松。别后并吞几云梦,锦囊收拾付宾鸿。
暮冬夜坐寄岫禅者
释重顯 〔宋代〕
从李崇道觅潘衡墨四首
赵蕃 〔宋代〕
梦游山寺焚香煮茗甚适既觉怅然以诗记之
陆游 〔宋代〕
送洪景卢内翰使虏
范成大 〔宋代〕
景修二十岁褒为乡举之首晚乃尉青田无不遇色
晁补之 〔宋代〕
闻慎思说豪塘居
清平乐 夜宿奉先,与宗人明道谈天坛胜游,
元好问 〔金朝〕
相州
听嘉陵江水声寄深上人
韦应物 〔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