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弥逊

李弥逊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著述名录

  李弥逊和李纲是好朋友,政治主张相同,诗歌酬答也很多。钱钟书认为他的诗不受苏轼和黄庭坚的影响,命意造句都新鲜轻巧,在当时可算独来独往。著有《筠溪集》二十四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又《甘露集》(《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八),已佚。《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生平

  李弥逊,约生于宋神宗元丰中,卒于高宗绍兴二十三年,年约七十二岁左右。徽宗大观三年(1109)进士,调单州司户。政和四年(1114)除国朝会要所检阅文字。八年,擢起居郎,因上封事剀切,贬知卢山县。宣和七年(1125),知冀州。钦宗靖康元年(1126),召为卫尉少卿,出知瑞州。高宗建炎元年(1127),除淮南路转运副使。绍兴二年(1132),知饶州。五年,知吉州。七年,迁起居郎,试中书舍人。八年,试户部侍郎。九年,因反对议和忤秦桧,出知漳州。十年奉祠,归隐福建连江西山。二十三年卒。
作者《李弥逊》的诗文

夏日游连江石门坐林下有虫咂肤视之仅可分有无疑蚋也以诗嘲之

李弥逊李弥逊 〔宋代〕

么么何从到上方,敢将唇吻犯堂堂。但知射影求阴中,可笑当年不自量。

鲎目苦遭蚊喙聒,象蹄犹畏鼠牙伤。须臾性命随翻手,蛮触应难望故乡。

新成茅庐独宿西山

李弥逊李弥逊 〔宋代〕

幕上宁容燕作巢,土阶竹屋近诛茅。深行乐地思招隐,早悟危机欲绝交。

溪响隔溪来枕面,月光先月到林梢。为官拓落真吾事,何用纷纷更解嘲。

蝶恋花·百尺游丝当秀户

李弥逊李弥逊 〔宋代〕

百尺游丝当秀户。不系春晖,只系闲愁住。拾翠归来芳草路。避人蝴蝶双飞去。困脸羞眉无意绪。陌上行人,记得清明否。消息未来池阁暮。濛濛一饷梨花雨。

晋康郡侯面人曾氏挽诗二首

李弥逊李弥逊 〔宋代〕

阀阅荣夸俗,闺房秀出群。
得贤推淑女,有子赖严君。
台柏忧时誉,庭兰奕世闻。
高名写彤管,异代仰清氛。

雨中登北楼

李弥逊李弥逊 〔宋代〕

白首登临海一隅,晚风吹雨上髭须。
日边不邮平安使,云影满川山有无。

绿竹阁

李弥逊李弥逊 〔宋代〕

草木尽改色,孤标绿正繁。
泄云扶劲节,欹石护盘根。
静者宜投迹,高人时避喧。
岁寒松柏共,何必在梁园。

送舟过南山用琴韵 其一

李弥逊李弥逊 〔宋代〕

唤起骑鲸玉树埋,江边琢语亦佳哉。眼看云起山容改,坐觉春随花信来。

隔水村深寻径入,系船门窄待僧开。个中有句无人道,更遣丰隆着雨催。

次韵陈蹈元种竹池上之什

李弥逊李弥逊 〔宋代〕

冶容多妩媚,劲节自高尚。
绝知尤物美,宁似此君放。
疏渠望修竹,凛凛丈人行。
虽然合九奏,未必遗一唱。
移根拂云姿,作伴满月相。
客来与周旋,一洗眼中瘴。
丞哉太丘徒,风味晋人上。
五言落凡目,失喜狂欲恙。
渭川植千亩,玉井开十丈。
并吞罗心胸,出语还自状。
我穷海滨卧,局促隐雾瘴。
远公有佳招,子猷得真养。
风庭散凫鹜,傥许共清旷。
茗碗烦屡移,早秫行可酿。

宫使待制舍人赵公挽诗三首

李弥逊李弥逊 〔宋代〕

曲突深时虑,长裾鄙世流。
无书来北阙,有意在东周。
旷远嵇中散,疏慵马少游。
长松相风表,千古必山丘。

近闻诸山例关堂石门老偶煮黄精以诗为寄次韵以戏之

李弥逊李弥逊 〔宋代〕

束缚斋鱼昼掩关,长镵斸雪草泥间。竹炉石鼎甘香剩,分与衰翁却病颜。

© 2023 风马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