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一止

刘一止

刘一止(1078~1160)字行简,号太简居士,湖州归安(今浙江湖州)人。宣和三年进士,累官中书舍人、给事中,以敷文阁直学士致仕。为文敏捷,博学多才,其诗为吕本中、陈与义所叹赏。有《苕溪集》。 

生平

  刘一止,七岁能文,试太学,有司欲举其兼代官职,一止不就。徽宗宣和三年(1121)进士。监秀州都酒务,迁越州教授、参知政事。高宗建炎四年(1130),详定一司敕令所删定官。

  宋绍兴初,召试馆职,宋高宗大为称赏。绍兴间,历秘书省校书郎,监察御史,起居郎奏事。高宗曾不无自得地说:“朕亲擢也”,在官期间,极陈堂吏、宦官参政之弊,终为人所忌恨,以言事罢,主管台州崇道观。起知袁州,改浙东路提点刑狱。召为中书舍人兼侍讲,迁给事中,又以言事罢,后被罢为提举江州太平观,进敷文阁待制。一止以忤秦桧,两次奉祠,御史中丞何若奏一止迎附李光,傲迈慢上,被削职。秦桧死,召至国门,以病不能拜任,力辞,以敷文阁直学士致仕。绍兴三十年十二月卒,年八十二(此据《行状》,《宋史》本传作八十三)。

  有《苕溪集》五十五卷传世。事见《苕溪集》卷五四《阁学刘公行状》,《宋史》卷三七八有传。▲

著述名录

  刘一止诗,自成一家,吕本中、陈与义读后叹道:“语不自人间来也。”刘一止的词题材广泛,主要包括羁旅行役、纪行咏怀、酬唱离别等方面。他的词作艺术性很强,擅于融情于景,化用前人诗句及典故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而且语言浅切明畅、工致典雅,给人一种赏心悦目之感。曾以一首《喜迁莺·晓行》词在当时获得“刘晓行“之美誉。著有《类稿》50卷。以清拥万堂《苕溪集》(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朱祖谋跋本(简称朱本)、《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小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存此42首。

作者《刘一止》的诗文

寄燕山帅幕家侄季高一首

刘一止刘一止 〔宋代〕

畴昔江湖自在身,而今骑马犯边尘。宁无楚尾吴头梦,历遍燕南赵北春。

壮士似渠终有遇,衰年如我尚谁亲。屈州抑县不伸里,老此嵚嵚可笑人。

沈夫人挽诗二首 其一

刘一止刘一止 〔宋代〕

婉娩闺门秀,安贫六十春。相夫惟礼义,玩意独清真。

蜀道灵归远,吴山兆卜新。哀声传北里,悽感路傍人。

二禽言 其二

刘一止刘一止 〔宋代〕

泥滑滑,风萧萧。烟雨昏,独木桥。轧鸦鸣橹逆风摇,行子终岁事远徭,使我心悸不得邀。

悼忠显刘公二首 其一

刘一止刘一止 〔宋代〕

时相开边隙,膻胡入帝州。痛心惟主辱,何意辨身谋。

义气摧山岳,高居照斗牛。天令光史册,为洗百年羞。

元日得雪三日立春

刘一止刘一止 〔宋代〕

斗柄御山晓直寅,夜闻笳鼓又迎春。尚欣穷腊酬三白,更荐嘉蔬继五辛。

鸠杖多情扶我老,琪花有意为谁新。甲兵不用银河洗,始觉今年一笑真。

次韵虞仲容咏雪一首

刘一止刘一止 〔宋代〕

十年九作穷途客,惯见天花面旋飘。江上舞鸥如背我,沙边立鹤独齐腰。

衣黏落片行呼酒,船触轻冰半渡桥。谁识此时诗思乱,缓歌黄竹想西瑶。

和峦嶅二子寒食少天色五字 其三

刘一止刘一止 〔宋代〕

人言二月时,霏雨生树杪。天色何时光,要向寒食少。

次韵维心赋次律见一亭二首 其二

刘一止刘一止 〔宋代〕

循除春水渐淙淙,心静魔军久已降。未省芳菲谁是伴,不妨鹦燕自成双。

眼中浊酒倾如海,门外清溪欲拟江。会见扶藜添一老,共听疏竹响风窗。

赠别归安周县丞二首 其一

刘一止刘一止 〔宋代〕

自我居里间,连墙绝未去。非我敢杜门,客实莫我顾。

颓然坐空庐,习懒已成痼。惟有一束书,遮眼慰迟暮。

周郎来何许,文字得我怖。渊源笑鲵桓,采色隐豹雾。

追随古河洲,山色入幽步。诗文互徵逐,酒鸾及时具。

如我众弃馀,君意独何慕。入兰不知芳,逐臭无乃误。

君亦忘机人,足迹乱鸥鹭。堂前种白莲,心境涵净土。

观空本无说,因物自吐露。往来忘时节,相对两如寓。

屈指说去官,始忆三年住。冁然同一笑,岁月真脱兔。

我不记前三,更问末后句。

次韵袁审渊道旧思归四首 其二

刘一止刘一止 〔宋代〕

十载溪亭旧,挥毫见古风。相如今病渴,东野尚鸣穷。

眼界便乡物,风流忆乃翁。一枰如梦断,归思渺千峰。

© 2023 风马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