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逊

何逊

何逊(466年—519年),南朝梁诗人,字仲言,东海郯(今山东省苍山县长城镇)人,何承天曾孙,宋员外郎何翼孙,齐太尉中军参军何询子。八岁能诗,弱冠州举秀才,官至尚书水部郎。诗与阴铿齐名,世号阴何。文与刘孝绰齐名,世称何刘。其诗善於写景,工于炼字。为杜甫所推许,有集八卷,今失传,明人辑有何水部集一卷。后人称“何记室”或“何水部”。 

写作特色

  何逊的诗作,擅长抒写离情别绪及描绘景物。其特点之一,是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描写衬托出作者的主观感受,往往寓目即书,不大用典故,像历来评论家所称道的"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临行与故游夜别》);"露湿寒塘草,月映清淮流"(《与胡兴安夜别》)等句,都能做到情景交融,在写景中体现惜别和惆怅的心情。看似信手拈来,毫不费力,但情真意切,读后令人难忘。又如"薄云岩际出,初月波中上"(《入西塞示南府同僚》),"游鱼乱水叶,轻燕逐风花"(《赠王左丞》)等句,善于用流畅的语言细致贴切地描摹自然景物,对仗工整而不觉其平板,对杜甫有明显的影响。他还有一些写景诗如《下方山》、《还渡五洲》、《日夕出富阳浦口和朗公》、《慈姥矶》等,也有许多传诵人口的佳句。这些佳句,意境虽近于谢□,但笔力则稍嫌平弱。钟嵘评谢□诗"末篇多踬","此意锐而才弱也"(《诗品》),这个缺点在何逊作品中似更明显。何逊的诗在当时曾与刘孝绰齐名,称为"何刘"。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文章篇》认为何诗虽有"清巧"的长处,但多"苦辛"、"饶贫寒气",不及刘孝绰。其实何逊的诗之所以多"苦辛"之词,乃是他的遭遇坎坷所致,其诗作多不平之鸣,并非无病呻吟。

  何逊的诗受"永明体"的影响,很讲究声律,某些作品比沈约等人更接近成熟的近体诗。日本僧人遍照金刚《文镜秘府论》在论诗的声律时,曾举他的《伤徐主簿》三首为例;宋代洪迈的《万首唐人绝句》还把他的《送司马长沙》误作唐人五绝选入。

  何逊除诗以外,还有少量辞赋和骈文传世。他的《穷乌赋》似是残存的片段,并非全文。他的骈文中辞藻较好的是《为衡山侯与妇书》,但又并无显著的特色,远不如他的诗。

  《何逊集》据《梁书·何逊传》说是他死后由同时人王僧孺所编定,共8卷。《隋书·经籍志》所著录的是7 卷。此书最晚到五代时已残缺。宋代黄伯思《东观余论》载《何逊集》有后晋天福本2卷,有诗无文。今所见刻本以明代正德张□刊本为早。继有薛应□刊本、张燮刊本和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本。中华书局有排印本《何逊集》。 ▲

生平

  何逊,南朝齐、梁文学家。字仲言,东海郯(今山东省苍山县长城镇)人,侨居丹徒。曾祖承天,宋御史中丞,曾考定《元嘉历》。逊八岁能诗,二十岁左右举秀才,同时诗人范云览其试策,大加称赞,就此结为忘年交。诗为沈约所赏。逊出身贫寒,仕途很不得意。天监中,为奉朝请,迁中卫建安王萧伟水曹行参军,随任江州(今江西九江)。后还建康(今南京),一度得武帝赏识,旋为所弃,出为安西安成王萧秀参军、兼尚书水部郎,除仁威庐陵王萧续记室,复随府江州,卒于任所。后人因称“何记室”或“何水部”。其诗文与同时刘孝绰齐名,世称“何刘”。又以诗与阴铿颇相似,世号“阴何”。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篇》认为何诗虽有“清巧”之长,但多“苦辛”、“饶贫寒气”,不及刘孝绰。其实何诗所以多“苦辛”之词,乃是其坎壈遭际所致,诗作多不平之鸣,并非无病呻吟。今存诗一百一十余首,多为赠答及纪行之作,擅长抒写离情别绪及描绘景物,其特点在于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描写衬托出作者的主观感受,往往寓目即书,不喜用典故,写景抒情极为精妙,格调清新婉转,如向称名句的“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从镇江州与游故别》)、“露湿寒塘草,月映清淮流”(《与胡兴安夜别》)、“江暗雨欲来,浪白风初起”(《相送》)等,情景交融,在写景中体现惜别和惆怅的心情,看似信手拈来,但情真意切,读后令人难忘。又如“薄云岩际出,初月波中上”(《入西塞示南府同僚》)、“游鱼乱水叶,轻燕逐风花”(《赠王左丞》)等句,善于用流畅的语言细致贴切地描摹自然景物,对仗工整而不觉其平板,对杜甫有明显影响。他还有一些写景诗如《下方山》、《还渡五洲》、《日夕出富阳浦口和朗公》、《慈姥矶》等,亦多脍炙人口的佳句。诗句意境颇近于谢朓,饶有风致,为南朝山水诗派代表之作,惜笔力稍嫌平弱。钟嵘《诗品》评谢朓诗“末篇多踬”、“此意锐而才弱也”,这一缺点在何逊作品中似更明显。逊诗受“永明体”影响,其新体诗工于炼字,音韵和谐,已初具唐律规模,是六朝诗与唐律间的过渡体裁。日僧遍照金刚《文镜秘府论》在论诗歌声律时,曾举其《伤徐主簿》三首为例;宋洪迈《万首唐人绝句》曾将其《送司马长沙》误作唐人五绝选入。唐杜甫为诗曾化用他的一些佳句,并说“颇学阴何苦用心”。清沈德潜称其“情辞宛转,浅语俱深”(《古诗源》)。何逊尚有少量辞赋和骈文传世。其《穷乌赋》似为残存片段,并非全文。辞藻较好者是《为衡山侯与妇书》,但并无显著特色,成就远不如诗。何逊身后由同时人王僧孺编定集八卷,《隋书·经籍志》著录为七卷。此书最晚至五代时已残缺。宋代黄伯思《东观余论》载《何逊集》有后晋天福本二卷,有诗无文。今所见刻本以明正德间刊本为早,继有薛应旂刊本、张燮刊本和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本。现有中华书局排印本《何逊集》。▲

介绍

  (?-518),南朝梁诗人。字仲言。东海郯人(今属山东省苍山县长城镇)。据说他8岁就能作诗,20岁左右被举为秀才,与他同时代诗人范云见到他的试策,大加称赞,就此结为"忘年之交"。沈约也很欣赏他的诗。他出身贫寒,仕途很不得志。梁武帝天监中,曾任建安王萧伟的记室,并随萧伟去江州。后来回建康,又任安成王萧秀的幕僚,还兼任过尚书水部郎。晚年在庐陵王萧续幕下任职,再度去江州,病逝后葬于今山东省苍山县长城镇。后人称"何记室"或"何水部"。
作者《何逊》的诗文

南还道中送赠刘谘议别诗

何逊何逊 〔南北朝〕

一官从府役。
五稔去京华。
遽逐春流返。
归帆得望家。
天末静波浪。
日际敛烟霞。
岸荠生寒叶。
村梅落早花。
游鱼上急水。
独鸟赴行楂。
目想平陵柏。
心忆青门瓜。
曲陌背通垣。
长墟抵狭斜。
善邻谈谷稼。
故老述桑麻。
寝兴从闲额外负担。
视听绝喧哗。
夫君日高兴。
为乐坐骄奢。
室堕倾城佩。
门交接幰车。
入寒长云雨。
出国暂泥沙。
握手分歧路。
临川何怨嗟。

赋咏联句

何逊何逊 〔南北朝〕

弊履常决踵。
眉高起半额。
曼倩尔何为。
独叹长安索。
工商既惭巧。
农士聊相易。
蝘腹有余资。
鸿肩方可拍。
摄职媿握兰。
滥官悲执戟。
连章既不敏。
高谈岂能剧。
逸翮任奋飞。
窘步事羁勒。
还鸟余能系。
流言尔无惑。
忧怀乃千载。
永欢常数刻。
直是悲别离。
非关念通塞。
日照汀沙素。
山影波浪黑。
尔限大江南。
余归茂陵北。

寄江州褚咨议诗

何逊何逊 〔南北朝〕

自与君别离,四序纷回薄。分手清江上,念别犹如昨。

追忆边城游,奚寻平生乐。俱登巃嵷领,共坐逶迤阁。

清吹或忘归,繁文时间作。连镳戏浅草,游幰遵长薄。

五载同衣裘,一朝异暌索。夫君颇留滞,骖騑未沃若。

伊家从入关,终是填沟壑。早秋正凄怆,馀晖晚销铄。

林叶下仍飞,水花披未落。如何隔千里,无由举三爵。

因君奏采莲,为余吟别鹤。

学古诗三首 其三

何逊何逊 〔南北朝〕

昔随张博望,辞帝长杨宫。独好西山勇,思为北地雄。

十年事河外,雪鬓别关中。季月边秋重,岩野散寒蓬。

日隐龙城雾,尘起玉关风。全狐君已复,半菽我犹空。

欲因上林雁,一见平陵桐。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春夕早泊和刘谘议落日望水诗

何逊何逊 〔南北朝〕

旅人嗟倦游,结缆坐春洲。
日暮江风静,中川闻棹讴。
草光天际合,霞影水中浮。
单舻时向浦,独楫乍乘流。
娈童泣垂钓,妖姬哭荡舟。
客心自有绪,对此空复愁。

登石头城诗

何逊何逊 〔南北朝〕

关城乃形势。
地险差非一。
马岭逐纡回。
犬牙傍隆窣。
百雉极襟带。
亿庾兼量出。
至理归无为。
善守竟何恤。
眺听穷耳目。
远近备幽悉。
扰扰见行人。
晖晖视落日。
连樯入回浦。
飞盖交长术。
天暮远山青。
潮去遥沙出。
薄宦恧师表。
属辞惭愈疾。
愿乘觳觫牛。
还隐蒙笼室。

渡连圻诗

何逊何逊 〔南北朝〕

此山多灵异。
峻岨实非恒。
洑流自洄紏。
激濑视奔腾。
悬崖抱奇崛。
绝壁驾峻嶒。
硣磟上争险。
岞崿下相崩。
百年积死树。
千尺挂寒藤。
诡怪终不测。
回沉意难登。
愿欲书闻见。
聊以寄亲朋。

渡连圻诗二首 其一

何逊何逊 〔南北朝〕

此山多灵异,峻岨实非恒。洑流自洄纠,激濑视奔腾。

悬崖抱奇崛,绝壁驾崚嶒。硣碌上争险,岞崿下相崩。

百年积死树,千尺挂寒藤。诡怪终不测,回沈意难登。

愿欲书闻见,聊以寄亲朋。

咏杂花诗

何逊何逊 〔南北朝〕

井上发新花。
谁言不经染。
已如薄紫拂。
复似浓红点。
状锦无裁缝。
依霞有舒敛。

咏春风诗

何逊何逊 〔南北朝〕

可闻不可见。
能重复能轻。
镜前飘落粉。
琴上响余声。
© 2023 风马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