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佐

黄佐

(1490—1566)明广东香山人,字才伯,号泰泉。正德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出为江西提学佥事,旋改督广西学校。弃官归养,久之起右春坊右谕德,擢侍读学士,掌南京翰林院事。与大学士夏言论河套事不合,寻罢归,日与诸生论道。学从程、朱为宗,学者称泰泉先生。所著《乐典》,自谓泄造化之秘。卒,赠礼部右侍郎,谥文裕。

人物生平

  黄佐聪慧好学,幼承家风,3岁即受读《孝经》,8岁钻研诗、词以及天文、历算之书。明正德五年(1510年)中解元,嘉靖元年(1522年)中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在“大礼议”之争,黄佐主张依礼追嘉靖帝生父为皇叔,因而被外放任江西佥事。旋改任广西督学,任内倡修乡村社学,拆除淫祠,编印《理学本源》颁行所辖郡邑。后因母病致仕。居家9年后被重新起用,为翰林院编修兼左春坊左司谏。不久进职侍读,掌南京翰林院,召为右谕德,擢南京国子监祭酒。丁母忧后又任少詹事,与首辅夏言议河套事,意见相左。其时,吏部右侍郎职位空缺,欲谋此位者互相诋毁,使龙颜大怒。黄佐虽未参与其事,却因是被荐举的候选人而受牵连罢官。淡泊功名的黄佐自此绝意仕途。

  归居广州后,黄佐改白云山景泰寺为泰泉书院,广收弟子。弟子中不乏俊贤之才,明代岭南诗坛著名的“南园后五先生”中,欧大任、梁有誉、黎民表三人即出其门下。讲学之余,黄佐潜心著述,在经学、地方文献、诗词等方面均有较大建树。黄佐博通经籍,学术上尊陈献章之学说,而与王守仁则数相辩难,其所持理气一体说,认为“理即气也,气之有条不可离者谓之理,理之全体不可离者谓之道。盖通天地、亘今古,无非一气而已”,在明代学坛独树一帜。▲

成就

  黄佐博通经籍,学术上尊陈献章之学说,而与王守仁则数相辩难。其所持理气一体说,认为“理即气也,气之有条不可离者谓之理,理之全体不可离者谓之道。盖通天地、亘今古,无非一气而已。”在明代学坛独树一帜。

  其经类著述有《诗经通解》21卷、《礼典》40卷、《乐典》36卷、《乡礼》7卷、《续春秋明经》12卷、《小学古训》1卷、《姆训》1卷。黄佐又是一代之诗宗,著有诗文集《两都赋》2卷,《泰泉集》60卷。其诗任气而行,雄直恣肆,不傍门户,被后人尊为“吾粤之昌黎”。朱彝尊谓“岭南诗派,文裕(黄佐谥号)实为领袖,功不可泯。” 黄佐在地方文献方面贡献尤为卓著。正德年间撰成《广州人物传》24卷,分门别类记载广东历代先贤近二百人。嘉靖六年(1527年)纂成《广州市府志》,共70卷50余万字。此书有作有述,记秦至元史事,皆采录史书;明洪武至嘉靖史事,则据所见所闻。嘉靖三十七年主纂《广东通志》,历时三载,成书70卷。此书体例严谨,文字简雅,资料充实。还有《罗浮山志》、《志雍志》24卷、《广西通志》60卷、《香山县志》8卷。此外,尚有史类著述《通历》36卷、《革除遗事》6卷、《翰林记》20卷等。

  嘉靖四十五年病逝,诏赠礼部左侍郎,谥文裕。▲

作者《黄佐》的诗文

子夜四时歌八首 其八

黄佐黄佐 〔明代〕

枯木噪寒雀,开门欢正来。炭炉火未冷,思心欲成灰。

子夜四时歌八首 其七

黄佐黄佐 〔明代〕

白雪满庭户,朱火耀窗牖。清歌侑兰觞,郎笑揽侬手。

秋怀集古句四首 其二

黄佐黄佐 〔明代〕

仰见明月光,星河曙耿耿。迢迢牵牛星,荡荡空中景。

织女处其东,复与云路永。无情尚有归,令人发深省。

何以慰我愁,挥杯劝孤影。

江南弄七首 其二 龙笛曲

黄佐黄佐 〔明代〕

朱唇掩抑呈妙音。绿水澹荡闻龙吟。长矕远引摇春心。

摇春心,破春寒。动光风,汎崇兰。

冬夜宴陈子学宅赏菊分韵得微字

黄佐黄佐 〔明代〕

黄菊冬犹艳,清歌夜未归。兴从添烛剧,寒到引杯微。

宫漏挟风度,塞禽冲月飞。物华容易尽,心赏莫教违。

双井梧桐小景

黄佐黄佐 〔明代〕

凤鸟久不至,鲁叟悲道穷。谁从双井上,手自种梧桐。

宜阳八景次东溪郑尚书韵八首 其一 黄岑叠翠

黄佐黄佐 〔明代〕

晓入宜阳见万峰,鸡声人语共疏钟。停车最爱黄山好,滴袖俄惊翠黛浓。

陆海鱼龙凭砥柱,青天波浪出芙蓉。淩风欲挟飞仙去,直上蓬莱第一重。

泰泉山中二首 其二

黄佐黄佐 〔明代〕

流水出深涧,和风送啼鸟。邂逅问樵客,薇蕨今多少。

行歌去不顾,倏在烟萝表。鴳鹏各有适,耳目暂无扰。

缅怀区中人,营营自昏晓。

铙歌鼓吹曲二十二首 君马黄一章十一句 其十

黄佐黄佐 〔明代〕

君马黄,臣马玄。狭斜相逢不敢前。黄马驰,玄马逐。

后喷沙,前喷玉。副以江许翼两张。翩翩倏如流电光。

周有穆满今圣皇。君臣布德周万方。

感秋三首时洪都兵变予方种菊东篱有终焉之志因赋此诗 其二

黄佐黄佐 〔明代〕

一舸当年发豫章,豚鱼吹浪棹相将。黄芦夹岸天连海,白雁临关夜有霜。

氛祲秪今干斗极,江湖依旧远岩廊。悲吟不尽伤秋意,红叶萧萧暮吹长。

© 2023 风马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