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孟坚

赵孟坚

中国南宋画家。生于庆元五年(1199),卒于景定五年(1264),一说卒于咸淳三年(1267)。字子固,号彝斋;宋宗室,为宋太祖十一世孙,汉族,海盐广陈(今嘉兴平湖广陈)人。曾任湖州掾、转运司幕、诸暨知县、提辖左帑。工诗善文,家富收藏,擅梅、兰、竹、石,尤精白描水仙;其画多用水墨,用笔劲利流畅,淡墨微染,风格秀雅,深得文人推崇。有书法墨迹《自书诗卷》,绘画《墨兰图》、《墨水仙图》、《岁寒三友图》等传世,著《彝斋文编》4卷。

画家身份

  南宋末年兼具贵族、士大夫、文人三重身份的著名画家。赵孟坚儒雅博识,工诗文,善书法,擅水墨白描水仙、梅、兰、竹石。其中以墨兰、白描水仙最精,取法扬无咎,笔致细劲挺秀,花叶纷披而具条理,繁而不冗,工而不巧,颇有生意,给人以“清而不凡,秀而雅淡”之感,世皆珍之。赵孟坚的首创墨兰(用墨写兰)笔调劲利而舒卷,清爽而秀雅。画上春兰两株,丛生草地,鲜花盛开,如蝶起舞,给人以清新的快感。所南翁画兰则以画“露根兰”(即画兰不画土)出名,他元朝初年隐居吴下,以画露根兰寄寓他的无土亡国之痛。他在墨兰长卷中更是题上“纯是君子,绝无小人”的话,以表达其民族的自尊心。他的画风笔墨简洁,别有清绝之趣。所南翁画兰则以画“露根兰”(即画兰不画土)出名,他元朝初年隐居吴下,以画露根兰寄寓他的无土亡国之痛。他在墨兰长卷中更是题上“纯是君子,绝无小人”的话,以表达其民族的自尊心。他的画风笔墨简洁,别有清绝之趣。元代著名画家书法家赵孟頫的兰蕙图则明显地师承了赵孟坚的画法,以自由抒卷的笔调来表达一种奔放而飘逸的情感。明代文征明的兰则笔墨恣肆,且常杂以竹、荆、石块,以衬托兰姿。随后有女画家马守真的工笔淡写,画家徐渭的大笔挥洒,画家项之汴的中锋(笔锋)洒脱,画家周天球的折叶卷花,都各具风致。至清朝和近代,画兰之风更盛,且更各具个性,各显高致。▲

生平

  南宋末年兼具贵族、士大夫、文人三重身份的著名画家。赵孟坚儒雅博识,工诗文,善书法,擅水墨白描水仙、梅、兰、竹石。其中以墨兰、白描水仙最精,取法扬无咎,笔致细劲挺秀,花叶纷披而具条理,繁而不冗,工而不巧,颇有生意,给人以“清而不凡,秀而雅淡”之感,世皆珍之。赵孟坚的首创墨兰(用墨写兰)笔调劲利而舒卷,清爽而秀雅。画上春兰两株,丛生草地,鲜花盛开,如蝶起舞,给人以清新的快感。所南翁画兰则以画“露根兰”(即画兰不画土)出名,他元朝初年隐居吴下,以画露根兰寄寓他的无土亡国之痛。他在墨兰长卷中更是题上“纯是君子,绝无小人”的话,以表达其民族的自尊心。他的画风笔墨简洁,别有清绝之趣。所南翁画兰则以画“露根兰”(即画兰不画土)出名,他元朝初年隐居吴下,以画露根兰寄寓他的无土亡国之痛。他在墨兰长卷中更是题上“纯是君子,绝无小人”的话,以表达其民族的自尊心。他的画风笔墨简洁,别有清绝之趣。元代著名画家书法家赵孟頫的兰蕙图则明显地师承了赵孟坚的画法,以自由抒卷的笔调来表达一种奔放而飘逸的情感。明代文征明的兰则笔墨恣肆,且常杂以竹、荆、石块,以衬托兰姿。随后有女画家马守真的工笔淡写,画家徐渭的大笔挥洒,画家项之汴的中锋(笔锋)洒脱,画家周天球的折叶卷花,都各具风致。至清朝和近代,画兰之风更盛,且更各具个性,各显高致。

  赵孟坚也是南宋最出名的书画收藏家,他嗜好收藏书画古物,常用一只船载着书画文物及纸笔墨砚等,东游西适,评赏书画古玩,吟诗作画。当时人称其舟为“赵子固书画船”。史载其“多藏三代以来金石名迹,遇其会意时,虽倾囊易之而不靳也”。据说他曾得书法珍品五字不损本兰亭,归家时,风作舟覆,其“被湿衣立浅水中,手持褉帖示人曰:‘兰亭在此,余不足惜也。’因题八字于卷首云:‘性命可轻,至宝是保。’”其酷嗜收藏到了几乎疯狂的地步。

  孟坚隐居广陈时,制一小船,满载琴书杓具,自随舟中,看夕阳,赋晓月,至忘寝食。临终赋诗有“百年处世欠三秋,事业都归水上沤”之句。赵孟坚也是南宋最出名的书画收藏家,他嗜好收藏书画古物,常用一只船载着书画文物及纸笔墨砚等,东游西适,评赏书画古玩,吟诗作画。当时人称其舟为“赵子固书画船”。史载其“多藏三代以来金石名迹,遇其会意时,虽倾囊易之而不靳也”。据说他开庆元年(1259)曾得书法珍品五字不损本兰亭即曾得王羲之《兰亭帖》,夜间泛舟归至霅溪牟山,归家时,风作舟覆,其“被湿衣立浅水中,手持褉帖示人曰:‘兰亭在此,余不足惜也。’因题八字于《兰亭帖》卷首云:‘性命可轻,至宝是保。’”其酷嗜收藏到了几乎疯狂的地步。

  旧传宋亡不仕,隐居广陈(今平湖市广陈镇北)。县令往访,孟坚飞舟逸去,县令叹息说“名可闻,身不可见”。从弟孟頫宋亡仕元,自湖州来访,闭门不纳。《芦川竹枝词》中《子固见弟诗》云:“南渡王孙此隐居,踵门贵客枉停车。当年介弟犹坚拒,座上那堪受浊污。”与陶菊隐、殷澄并称“秀州三义”。据近代学者考证,赵孟坚逝于宋亡前10余年,所谓宋亡不仕及拒见赵孟頫事不实。▲

作者《赵孟坚》的诗文

咏史赠王侍御

赵孟坚赵孟坚 〔宋代〕

昔有阳城子,高卧中条山。
粤从丹诏聘,职谏居朝端。
北垣七八年,一词曾靡殚。
於中常戚戚,事以秦越看。
诤臣论一篇,见诮昌黎韩。
城日洽壶觞,视之无汗颜。
一朝天子误,鼎鼐庸雄奸。
皇皇朝野人,敢议不敢言。
城曰兹可矣,不言吾岂安。
当廷坏其麻,势若回狂澜。
臣言不可夺,臣肉所可剜。
孰谓雄猜主,天听说为还。
一鸣必惊人,朝阳之祥鸾。
一飞必冲天,北溟之鹏搏。
啾啾燕雀辈,终岁寒檐间。
君今踵其武,可想倚任专。
士习弊滋久,未易一匕痊。
遗臭偃月奸,殆今逾百年。
利欲锢人心,深矣莫洗湔。
几新更化机,仍涩胶柱弦。
洗泥何能清,救弊应其源。
昔无起楼地,今举田连阡。
而以求善治,却行而欲前。
复有事诞衔,奋臂张虚拳。
驱虎戕良民,臧否已较然。
胶舟倚航海,恻耸忧世肩。
夷甫在晋朝,举世无几先。
卓哉辩奸论,万世一老泉。
瞽言再拜献,感愤涕泗涟。
昔有汉更生,危言扶彼颠。
皎余明寸心,不向流俗宣。
维君中流柱,屹是障百川。
向来稍诡遇,高官怀袖间。
耿介甘不售,岁寒松柏坚。
国无君子哉,缄默谁复言。
松江千顷浪,涵月金蜿蜒。
於兹送君行,商歌频扣舷。
明当重回首,晚风杨柳边。
伫希御史雨,汛扫靖幅员。

问梅寄贾秋壑先生

赵孟坚赵孟坚 〔宋代〕

生成欲见化工功,不在漫山桃李中。
为向梅梢问消长,地寒先却得春风。

二禽言戏赠难弟 归归归

赵孟坚赵孟坚 〔宋代〕

归归归,三月将尽方始啼。木林翠密阴成幄,花片红嫣风荡飞。

归归归,汝既劝归胡不归。归来深院日正长,煮酒菖蒲玉屑香。

醉眠藤床觉晚凉,须臾月色到回廊。归归归,真个归来乐未央。

诗谈

赵孟坚赵孟坚 〔宋代〕

吾嗤彼云士,努力事诗妍。
竟日搜枯肠,抽黄对白间。
尔何无达观,跼促自缚缠。
不见渊明陶,有诗累百篇。
要以写吾心,出语如流泉。
采菊见南山,得句於悠然。
少陵动感慨,忠义胆所宣。
有时心境夷,亦复轻翩翩。
纤纤白云闲,无心游日边。
风石激而奇,奔迸生云烟。
讵以天然态,而事斧凿镌。
陶尔一觞酒,警尔心地偏。
少焉明月上,高挂西山巅。
听我曳杖歌,金石声撼天。

庚辰除夕

赵孟坚赵孟坚 〔宋代〕

生计从来拙,奚疑壁四空。
解忧惟父母,谋事等儿童。
无竞身如偶,讹言耳愿聋。
丈夫心铁石,肯自泣涂穷。

追咏西湖行乐寄傅清叔

赵孟坚赵孟坚 〔宋代〕

闻借侯家宅,湖边度夏凉。
钟鱼连梵寺,雉堞傍城墙。
闲适心无事,清和日正长。
藕花虽尚稚,荷叶自多香。
苦笋回余味,青梅弄半黄。
生绡画团扇,细葛制轻裳。
水近风生座,檐虚月满廓。
龙舟花桨榾,骝马紫绦韁。
竟日歌声沸,通宵水面光。
不妨投辖饮,更称静琴张。
诗社联行卷,仙姝学道妆。
英游伴王谢,清梦到羲皇。
曾约陪游盖,惭稽动客樯。
忆君成怅望,为我细思量。
几度吟成后,凭谁远寄将。
意多收不尽,事鄙每牵忙。
今夕微醺起,中宵捉笔狂。
浪吟无次第,聊表未遗忘。

何氏书堂

赵孟坚赵孟坚 〔宋代〕

元正假得晴,野服暂山行。
遇石松盘盖,悬崖兰倒生。
壁间题字古,潭面鉴形清。
官满应求此,读书秋月明。

买砚碑

赵孟坚赵孟坚 〔宋代〕

凤城凉雨新秋后,几处朱楼试管弦。
有客贳金收古歙,短檠竟夕自摩研。

好事近·春早峭寒天

赵孟坚赵孟坚 〔宋代〕

春早峭寒天,客里倦怀尤恶。待起冷清清地,又孤眠不著。重温卯酒整瓶花,总待自霍索。忽听海棠初卖,买一枝添却。

题吴门颜氏敬享亭石记

赵孟坚赵孟坚 〔宋代〕

蜾臝祝类我,慈乌知反哺。
伊人矧最灵,而不以斯故。
养雏数羽毛,初志亦辛苦。
怀哉肯堂念,寥寥几千古。
君其若而人,凄怆践霜露。
钦闻先君子,清折守儒素。
何以遗后人,多文以为富。
潭潭诗书府,鱼鱼礼法度。
王槐信厚成,窦桂阴德著。
雪玉尘不缁,锺美见垂裕。
勤修不自閟,刻词流肺腑。
应无忝厥绍,锡类及咐伍。
卑飞未仰报,有泪滂如雨。
山高不碍天,水流必东注。
愿言坚此心,宜诣圣贤处。
他石或可攻,庸效南陔赋。
© 2023 风马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