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纲〔宋代〕
清晨游栖真,薄暮宿灵景。山空松桂香,云细泉石冷。
高崖敞飞檐,象纬逼参井。惜无娟娟月,散此林下影。
夜阑风露寒,岩曲灯耿耿。疏钟响嵌窦,客枕发深省。
却随猿鸟起,再上翠微顶。道人山后来,眸子颇清炯。
试询龙虎诀,妙意默已领。我生忧患馀,半世泛萍梗。
脱身鲸海中,扫迹方自屏。愿从稚川游,薪水事丹鼎。
庶资刀圭力,少使桑榆永。胡尘暗中原,静谧惟五岭。
渺然炎荒地,自绝羽书警。结茅定前缘,幽梦先异境。
上下三洞间,安得田二顷。携家学庞公,扪虱笑王猛。
采薇与散发,此志久已肯。嵇生非吾徒,幽愤醉方醒。
李纲
李纲(1083年-1140年2月5日),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字伯纪,号梁溪先生,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李纲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拟吴侬曲(三首)
于谦 〔明代〕
金鼎一溪云 本名巫山一段云 赠孙志道王居
王丹桂 〔金朝〕
向湖边·退处相关
江纬 〔宋代〕
新朝士多故人愁吟寄之
戴复古 〔宋代〕
巧松
华岳 〔宋代〕
玄沙宗一禅师真赞
释德洪 〔宋代〕
根门有功,则是心外见法。用处换机,则是问时有答。
问答交驰,摸索大道。心法对峙,破碎真如。异哉此老,超出两途。
亡僧面前,波全露水。猛虎须畔,光自照珠。衲僧不识,如井觑驴。
瑞鹤仙·晴丝牵绪乱
吴文英 〔宋代〕
遣行十首 其九
元稹 〔唐代〕
见说巴风俗,都无汉性情。猿声芦管调,羌笛竹鸡声。
迎候人应少,平安火莫惊。每逢危栈处,须作贯鱼行。
竹枝词十二首
王叔承 〔明代〕
冬至前月赴季父梅花之集与韩蒲向宪唐干诸人
胡寅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