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珪〔宋代〕
王珪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王珪历仕三朝,典内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册,多出其手。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时称“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库全书》辑有《华阳集》四十卷。
宫人入道(明月,宫女名)
徐渭 〔明代〕
送徐惟和还闽兼寄惟起
王稚登 〔明代〕
次韵和长吉上人淮甸相遇
梅尧臣 〔宋代〕
别鹤
薛嵎 〔宋代〕
寿大丞相安晚先生
陈起 〔宋代〕
文殊赞
释心月 〔宋代〕
扬州后土祠琼花
尹廷高 〔元代〕
无双亭下万人看,欲觅残英一片难。夜静月明猿鹤唳,误翻玉雪堕阑干。
夜坐听沅江水声二首 其一
王庭圭 〔宋代〕
雨过风林生夜清,坐邀明月正关情。渔童酒醒莫吹笛,要听一江秋浪声。
自题长短句后
刘克庄 〔宋代〕
五日晨兴说既济彖殊惬因古调
钱时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