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唐代〕
满座无言听轧筝,秋山碧树一蝉清。只应曾送秦王女,写得云间鸾凤声。
刘禹锡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籍贯河南洛阳,生于河南郑州荥阳,自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 ,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偈颂二十三首
释云岫 〔宋代〕
祁门驳
赵公豫 〔宋代〕
舟小名为驳,临河体实轻。扪滩鱼贯上,放溜雁行行。
云气仙山静,风声远树鸣。时和春又暮,旷览可娱情。
岁旦勉田邻
蒲寿宬 〔宋代〕
洞仙歌·萧郎归也
朱彝尊 〔清代〕
次洪阳岩太卿韵为方蒙仲书监赋西清风月
胡仲弓 〔宋代〕
昼寝
晁冲之 〔宋代〕
闻说齐州路,遥通古睡乡。云岩迷傅说,风峡宴襄王。
日月星辰静,山川草木长。不知三代贵,何似一张床。
题龙津亭
方武子 〔宋代〕
一枝花 药方
王处一 〔金朝〕
赠赵师秀
徐玑 〔宋代〕
倪文举寺簿挽诗三首
曾协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