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唐代〕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和蔡肇慎思说家山之胜用其语得诗
邓忠臣 〔宋代〕
天台三隐赞
释绍昙 〔宋代〕
送严郡通守郑希说还任
梁储 〔明代〕
三年鱼雁几回过,南望思君意未磨。今夕挑灯重致语,别来离思恐犹多。
抡材自合先推毂,书最还应有颂歌。早晚乔迁何处去,岭南佳约莫教讹。
逍遥咏
宋太宗 〔宋代〕
无漏子 景金本注云,三首本名更漏子 乐道
丘处机 〔宋代〕
宴琼林·已览遍韶容
黄裳 〔宋代〕
过秦楼·大石
周邦彦 〔宋代〕
仆至赤城英侍见访好语澜翻喜以成诗
曹勋 〔宋代〕
和形影神三首陶苏皆言日月灯影余兼言水镜影
唐时升 〔明代〕
和楚守于伯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