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喜春来·携将玉友寻花寨

元好问 元好问〔元代〕

携将玉友寻花寨,看褪梅妆等杏腮,休随刘阮到天台。仙洞窄,且唱喜春来。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宴会后,携带美酒步出楼台找寻美景,看红梅褪妆,又看杏花初开。不要跟随刘晨、阮肇到天台。天台山的仙洞那么狭窄,难以尽兴,还不如先唱一曲《喜春来》。

注释
玉友:酒名,这里泛指美酒。
花寨:指有美景的地方。
梅妆:即梅花妆。据唐代韩鄂《岁华纪丽》记载,南朝宋武帝的女儿寿阳公主,在人日(农历正月初七日)卧于含章殿檐下,有梅花落于额上,成五出之花,拂拭不去,皇后留之,遂有梅花妆。这里指梅花落办。
杏腮:杏花像美人的香腮一样红润。
刘阮到天台:刘是刘晨,阮是阮肇。相传永平年间,刘、阮二人同入天台山釆药,路遇两个女子,邀他二人到家中作客,留住半年之久。后因思乡,还归故里,到家后始知子孙已历七世。事见南朝刘义庆《幽明录》和《艺文类聚》。天台山,在浙江天台县北,景色秀丽。▲

创作背景

  根据题名“春宴”,可知这四首小令是在春天招待客人的宴会上所写的咏春曲。从内容看,这组散曲当为在金亡后作者退隐故乡时所作。本首是其第四首。

赏析

  这首曲子描述宴会后赏花的逸兴。

  春宴过后,携扶友人带着美酒步出楼台观花,看过褪妆的红梅,又观刚刚开放的杏花,面对此情此景,作者诗情满怀,联系自己的身世,发出了感慨:“休随刘阮到天台。仙洞窄!”在这里作者表示,不与元朝统治者合作,但又要高出刘、阮一筹,决不隐逸避世,而是要担当起编撰金史的历史重任。这一句点题,说明了全曲的主旨。

  元好问自金亡后,一直不仕,在故乡构筑野史亭,专心致志,纂修金史,修成《壬辰杂编》《中州集》,保存了金代的作品和史料。作者在饮宴赏春时,仍念念不忘自己的责任,实在难能可贵。

元好问

元好问

元好(hào)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代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猜您喜欢

应制作潇湘八景 其二 潇湘夜雨

朱同朱同 〔明代〕

三湘重湖碧云暮,岸苇江芦不知数。孤篷夜半惊梦回,四顾茫茫莽回互。

乍疏乍密还潇潇,泽被枯槁翻天飘。江湖岂无庙堂念,恩深不知千里遥。

别馆即事

华岳华岳 〔宋代〕

十年客里过春光,客里逢春分外狂。半堵碧云蜗路湿,一帘红雨燕泥香。

衔山西日辞春阁,拍岸东风趁夜航。莫向钱塘苏小说,东吴新髻李红娘。

贺生孙诗

王洋王洋 〔宋代〕

纷绿郁郁烟结扉,传道老何孙子归。
褓中不作婴儿泣,芝兰共见生庭闱。
于公决狱德莫比,今日何公亦如此。
堂中送此麒麟儿,不是如来须孔子。
长儿本自长沙得,骥子生孙定奇特。
未论玉骨秋水神,闻说已传汤饼色。

行香子 赠蓬莱李一翁

王处一王处一 〔金朝〕

说修行,蒙见许。端的回心,恋甚妻儿女。好汉不教人数赋。苦海奔波,觅个前程路。脱尘寰,出幽府。七祖先亡,救拔升云步。既没轮回真渐悟。行满功成,决应三清举。

崇山图七贤诗

张嵲张嵲 〔宋代〕

山容浑似关南见,水曲初疑岘首看。
闻说新堂多胜概,待飞一叶上云端。

赠育王堪笑翁

郑清之郑清之 〔宋代〕

问讯瞿昙老比丘,灵山何似雪山头。
笑翁底事真堪笑,面似靴皮笑未休。

贵溪有石相背而生俗名之背夫石余谓妻安背夫抑夫弃之耳易之曰夫弃石

利登利登 〔宋代〕

双石巑岏倚云瘦,背立苍苍两成丑。不知底事忤夫君,千载春风不回首。

妾身虽弃妾不冤,混沌初开已相守。君兴蟠天云,妾亦助君去。

终当为霖九地回,白日昭昭此情傃。

读书

陆游陆游 〔宋代〕

读书四更灯欲尽,胸中太华蟠千仞。
仰呼青天那得闻,穷到白头犹自信。
策名委质本为国,岂但空取黄金印。
故都即今不忍说,空宫夜夜飞秋磷。
士初许身辈稷契,岁晚所立惭廉蔺,正看愤切诡成功,已复雍容托观衅。
虽然知人要未易,讵可例轻天下士。
君不见长松卧壑困风霜,时来屹立扶明堂。

张府君挽诗

史尧弼史尧弼 〔宋代〕

见说亲颜昼日嬉,夜窗膏火对书诗。
功名底事身终误,孝友平生政已施。

偈三首

释本逸释本逸 〔宋代〕

开口是,合口是,眼下无妨更著鼻。
开口错,合口错,眼与鼻孔都拈却。
佛也打,祖也打,真人面前不说假。
佛也安,祖也安,衲僧肚皮似海宽。
© 2023 风马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