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唐代〕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蝶恋花 次韵答魏鹏举
刘敏中 〔元代〕
瀛国公入西域为僧号木波讲师
汪元量 〔宋代〕
贫贱别
王跂 〔明代〕
琴鹤二诗送贾治安同知 其一
王冕 〔元代〕
颂证道歌·证道歌
释印肃 〔宋代〕
行县道中遇暴风雨寄吕少蒙太博
冯山 〔宋代〕
霖潦经时路未通,公言行县太匆匆。安知风雨欺人处,正在溪山绝险中。
一出到头馀日在,少留随分觉途穷。却因下马心方悟,欲速无成万事同。
偈颂一百一十七首
释绍昙 〔宋代〕
庆元冬再到盱眙四首
陈造 〔宋代〕
五月十二日晚登平云亭得平字齐字
郭印 〔宋代〕
水竹幽居堂
曾兴宗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