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唐代〕
刘禹锡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籍贯河南洛阳,生于河南郑州荥阳,自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 ,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论诗
赵庚夫 〔宋代〕
径山玉芝庵主源上人持痴绝老人语录求作行状
赵若琚 〔宋代〕
西灞草堂为庐陵宋内翰赋二首 其二
黎扩 〔明代〕
闻说西溪上,波光映远天。吟蛩催急杵,落雁近渔船。
红树斜晖淡,黄花晓露鲜。田家新酿熟,共醉月明边。
回郑家桥小酌复以临清流而赋诗为韵得流字
陈文蔚 〔宋代〕
西湖竞渡游人有蹂践之厄
高斯得 〔宋代〕
简致中温其
李处权 〔宋代〕
三次韵咏雪
项安世 〔宋代〕
定风波·江水沉沉帆影过
阎选 〔五代〕
次姚子敬简高司丞
牟巘五 〔宋代〕
偈颂一百零二首
释绍昙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