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艳歌行

佚名 佚名〔两汉〕

翩翩堂前燕,冬藏夏来见。
兄弟两三人,流宕在他县。
故衣谁当补,新衣谁当绽?
赖得贤主人,览取为吾绽。
夫婿从门来,斜柯西北眄。
语卿且勿眄,水清石自见。
石见何累累,远行不如归。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堂前翩翩飞翔的燕子,冬天躲藏夏天就出来相见。
一家兄弟两三人,漂流游荡在他乡。
旧衣服请谁来补,新衣服叫谁来缝?
多亏贤主人给我补旧衣,缝新衣。
她的丈夫从门外进来,斜倚着西北角的枝杈观看。
请您别怒目相待,水澄清时石子自然显现。
事情真相虽已清清楚楚,但还是不如回自己的家好。

注释
翩翩:疾飞貌。
流宕:同“流荡”,漂流游荡。他县:即他乡,外县。
谁当补:“谁给补”的意思。当,语助词,无义。
绽:同“组”,原义是“裂缝”,这里是解裂布帛,缝制新衣的意思。《说文》段玉裁注云:“古者衣缝解(裂开)曰,今俗谓绽。以针补之曰组,引申之不必故衣亦曰缝组。”
贤主人:指女房东。一说指劳作的东家。
览:是“揽”的假借字,取,撮持。绽:缝补。这二句是说多亏贤主人给我补旧衣,缝新衣。
夫婿:“贤主人”的丈夫。从门来:即从门外来。
斜柯:叠韵连绵字,犹今口语“歪斜”。一作“斜倚”,疑是依义改字。眄(miǎn):斜着眼。这句是说丈夫发生了猜疑。
语(yù)卿且勿眄:请您别怒目相待。卿,古人相互之间的尊称,犹今口语的“您”。
“水清”句:比喻事情真相终能弄清楚。
累累(léiléi):联缀而众多的样子。▲

创作背景

  古代由于交通工具的落后,行旅和流浪往往是重要的诗歌题材之一。这首《艳歌行》就是为表现反映汉代的普通百姓流落在外的惆怅哀伤而作的,其具体创作时间未详。

赏析

  此诗写了一个普通的家庭“兄弟两三人”为了生计,流浪他乡。因女主人为他们缝补衣裳而被归来的女主人丈夫发现而产生了误会。诗歌围绕一个尴尬场面写出了流浪汉的凄苦,写得情节紧张,矛盾集中,真切生动,活泼而富有谐趣,但谐中寓庄,于中更能反衬出游子之凄苦;同时也显示了乐府作者观察生活、把握生活、再现生活的卓越才能。全诗以比兴起,巧妙地引发诗兴,过渡到诗的本体,结尾又用比收,轻松自然,浑然天成。

  诗的开笔就很低回忧伤。“翩翩堂前燕,冬藏夏来见”二句用比兼兴的手法。堂前之燕,冬去夏来,有一定之时,而我“兄弟两三人,流宕在他县”,却久出不归,长为他乡人。这两句概括了流浪汉有家归不得的凄苦生涯。这是第一层凄苦。

  因流浪他乡,天长日久,除了生活的艰辛,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由于没有家庭,就不免会仪表不修,形象狼狈,尤其是衣服着装方面,衣衫破烂,但是“故衣谁当补?新衣谁当绽?”旧衣服坏了无人缝,新衣服针线裂开了无人补,由此可以想象主人公憔悴落魄的形象。这是第二层凄苦。

  由无人补缝衣服之事,遂引出下文一段情节:“赖得贤主人,览取为吾绽。”此处说的“主人”,究竟是游子所临时寄居的人家,还是他们为之劳作的东家,不得而知。但后一种可能性较大。这家的女主人,很是贤惠,见流浪汉衣衫破烂,乃主动为之缝补。这当然是求之不得之事,流浪汉内心之欣喜可想而知。此承上文两层之凄苦,文思来了一个转折。

  但正在流浪汉内心欣喜之际,情况陡然发生变化——“夫婿从门来”,女主人的丈夫回家来了。夫婿见此情景,作出了一个异常的、但也是可以理解的反映——“斜柯西北眄”,他不是与妻子欢叙,也不是与客人打招呼,而是侧身倚门,瞟眼斜视。他外出归来,看到这一情景,不免心有所疑,但又不明底里,不好发作,故才在瞬间表现为如此情态。而乐府作者亦即能如同一个高明的摄影师,立即按动相机快门,将这一精彩镜头摄下。在这一特写镜头中,容纳了三对矛盾、三个方面人物的内心世界,即:夫妻之间,夫与流浪汉之间,流浪汉与女主人之间,此时各生想法,各具心态,各有难言之隐。

  在这矛盾聚焦的节骨眼,还是流浪汉先说话了:“语卿且勿眄,水清石自见。”请您不必斜眼看,我们和你家女主人之间的关系,清水白石,不必多心。后来的“水清石见”成语即本此。流浪汉口中说着这番自表心境的话,尖锐的矛盾冲突似乎缓和了,但其内心之凄苦却可想而知。

  “石见何累累,远行不如归。”这是写流浪汉的心理活动。水清石见了,一切清白。尽管如此,远行在外,还是不如回家的好。又一次点出凄苦,收束全诗。

  这首诗也有规劝游子早归的意思。▲

佚名

佚名

亦称无名氏,是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 

猜您喜欢

谒和靖先生虎丘祠堂

李道传李道传 〔宋代〕

涵养当用敬,进学在致知。
如车去只轮,跬步不可之。
夫子受师说,惟敬实所持。
升堂逮易箦,参倚日在斯。
遗言落人间,取论极研几。
是心要收敛,中不容毫厘。
大学著明法,格物乃阶梯。
放心苟不收,{上穴下射}格将安为。
古人贵为己,末习多外驰。
岂无实践者,兹焉当孰归。
晚生拜遗像,敷衽跪陈词。
愿言予服膺,没齿终不渝。

次韵和仲咸感怀贻道友

王禹偁王禹偁 〔宋代〕

莫问穷通事若何,遇花逢酒且狂歌。
人情易逐炎凉改,官路难防陷穽多。
只合收心抛世网,不须推命说天罗。
如今玉石休分别,免被无辜刖卞和。

移居北新桥彦质惠诗和答 其一

程公许程公许 〔宋代〕

束书欲去意迟迟,从此宁无一会期。客路相逢如宿契,人生难得是閒时。

虚廊过午陪行食,净院中宵共说诗。此乐何时仍共赏,底须簪佩侍彤墀。

代上刘郎中

周端臣周端臣 〔宋代〕

弹压江湖聋市朝,相逢人尽说风骚。
诗从南岭吟逾老,名得西山荐益高。
半世历官才幕府,午年还国尚郎曹。
儿时曾诵先生句,镜裹如今已二毛。

满江红 赠默庵(此下原有无号默说四字,据

李道纯李道纯 〔元代〕

默即说兮,这说处、元来有默。只默说便是,金丹秘诀。默识潜通为大要,声闻缘觉皆虚设。向说中、认得默之根,无生灭。会说底,非干舌。与默底,无差别。这默底宁如,说底亲切。若向不言中得趣,便于不默俱通彻。将默默、说说尽掀翻,天机泄。

玛瑙杯歌

钱起钱起 〔唐代〕

瑶溪碧岸生奇宝,剖质披心出文藻。
良工雕饰明且鲜,得成珍器入芳筵。
含华炳丽金尊侧,翠斝琼觞忽无色。
繁弦急管催献酬,倏若飞空生羽翼。
湛湛兰英照豹斑,满堂词客尽朱颜。
花光来去传香袖,霞影高低傍玉山。
王孙彩笔题新咏,碎锦连珠复辉映。
世情贵耳不贵奇,谩说海底珊瑚枝。
宁及琢磨当妙用,燕歌楚舞长相随。

李端叔自金陵如姑溪寄之五首 其五

释德洪释德洪 〔宋代〕

举世誇君笔语,雾豹渠知一斑。莫问人间非是,且看醉里江山。

赠僧

释智圆释智圆 〔宋代〕

诸祖参寻遍,消摇发未华。
旧房扃海外,孤迹寄天涯。
琢句秋窗月,观空晚砌华。
时来说高趣,终去隐烟霞。

和陶影答形

吴芾吴芾 〔宋代〕

行止每依人,人皆笑我拙。
独以相从人,未能便弃绝。
纵君得显荣,亦耻事谀说。
人情苦好乖,会少常多别。
而我独与君。初不易生灭。
相亲如一体,亦不畏寒热。
但我常自暇,而君力常竭。
若以此比方,孰优还若劣。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菩萨蛮·红楼别夜堪惆怅

韦庄韦庄 〔唐代〕

红楼别夜堪惆怅,香灯半卷流苏帐。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
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劝我早归家,绿窗人似花。
© 2023 风马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