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月夜

杜甫 杜甫〔唐代〕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今夜里鄜州上空那轮圆月,只有你在闺房中独自遥看。
远在他方怜惜幼小的儿女,还不懂得你为何思念长安?
蒙蒙雾气沾湿了你的鬓发;清冷的月光使你的玉臂生寒。
什么时候才能在一起共同靠在透光的窗帘或帷幔旁,让月光擦干两人的思念的泪。

注释
鄜(fū)州:今陕西省富县。当时杜甫的家属在鄜州的羌村,杜甫在长安。
闺中:女子所住的地方。这里指作者的妻子。看,读平声kān。
怜:想。
未解:尚不懂得。
香雾云鬟(huán)湿,清辉玉臂寒:写想象中妻独自久立,望月怀人的形象。香雾:雾本来没有香气,因为香气从涂有膏沐的云鬟中散发出来,所以说“香雾”。望月已久,雾深露重,故云鬟沾湿,玉臂生寒。云鬟:指乌黑秀美的头发。
清辉:阮籍诗《咏怀》其十四:“明月耀清晖。”
虚幌:透明的窗帷。幌,帷幔。
双照:共照两人。与上面的"独看"对应,表示对未来团聚的期望。泪痕:隋宫诗《叹疆场》“泪痕犹尚在。”▲

赏析

  这首诗借看月而抒离情,但抒发的不是一般情况下的夫妇离别之情。字里行间,表现出时代的特征,离乱之痛和内心之忧熔于一炉,对月惆怅,忧叹愁思,而希望则寄托于不知“何时”的未来。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颔联是说,可怜幼小的儿女,怎懂思念的心酸。

  妻子看月,并不是欣赏自然风光,而是“忆长安”,而小儿女未谙世事,还不懂得“忆长安”啊!用小儿女的“不解忆”反衬妻子的“忆”,突出了首联那个“独”字,又进一层。

  在前四句中,“怜”字和“忆”字,都不宜轻易滑过。而这,又应该和“今夜”、“独看”联系起来,加以品味。明月当空,月月都能看到。特指今夜的“独看”,则心目中自然有往日的“同看”和未来的“同看”。未来的“同看”,留待结句点明。往日的“同看”,则暗含于一、二联之中。分明透露出他和妻子有过同看鄜州月而共忆长安的往事。安史之乱以前,作者困处长安达十年之久,其中有一段时间,是与妻子在长安度过的。和妻子一同忍饥受寒,也一同观赏长安的明月,这自然就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当长安沦陷,一家人逃难到了羌村的时候,与妻子同看鄜州之月共忆长安的往事,已经不胜其辛酸!如今自己深陷乱军之中,妻子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那“忆”就不仅充满辛酸,而且交织着忧虑和惊恐,这个“忆”字,是含意深广,耐人寻思的。往日与妻子同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虽然百感交集,但尚有妻子为自己分忧;如今呢,妻子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遥怜”小儿女们天真幼稚,只能增加她的负担,哪能为她分忧啊!这个“怜”字,也是饱含深情,感人肺腑的。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颈联是说,蒙蒙雾气,也许沾湿了妻子的鬓发;冷冷月光,该是映寒了妻子的玉臂。

  第三联通过妻子独自看月的形象描写,进一步表现“忆长安”。雾湿云鬟,月寒玉臂。望月愈久而忆念愈深,这完全是作者想象中的情景。当想到妻子忧心忡忡,夜深不寐的时候,自己也不免伤心落泪。两地看月而各有泪痕,这就激起了作者结束这种痛苦生活的希望,于是以表现希望的诗句作结:“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双照”而泪痕始干,则“独看”而泪痕不干,也就意在言外了。

  题为“月夜”,字字都从月色中照出,而以“独看”、“双照”为一诗之眼。“独看”是现实,却从对面着想,只写妻子“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而自己的“独看”长安之月而忆鄜州,已包含其中。“双照”兼包回忆与希望:感伤“今夜”的“独看”,回忆往日的同看,而把并倚“虚幌”(薄帷)、对月抒愁的希望寄托于不知“何时”的未来。采用这种从对方设想的方式,妙在从对方那里生发出自己的感情,这种方法尤被后人当作法度。全诗诗旨婉切,章法紧密,明白如话,感情真挚,没有被律诗束缚的痕迹。▲

创作背景

  天宝十五载(公元756年)春,安禄山由洛阳攻潼关。六月,长安陷落,玄宗逃蜀,叛军入白水,杜甫携家逃往鄜州羌村。七月,肃宗在灵武(今宁夏灵武县)即位,杜甫获悉即从鄜州只身奔向灵武,不料途中被安史叛军所俘,押回长安。八月,作者被禁长安望月思家而作此诗。

简析

  《月夜》是一首五言律诗。此诗借助想象,抒写妻子对自己的思念,也道出自己对妻子的深情想念。首联想象妻子在鄜州望月思念自己,说透诗人在长安的思亲心情;颔联说儿女随母望月而不理解其母的思念亲人之情,表现诗人想念儿女、体贴妻子之情;颈联写想象中的妻子望月长思,充满悲伤情绪;尾联寄托希望,以将来相聚共同望月反衬今日相思之苦。全诗构思新奇,章法紧密,明白如话,情真意切,深婉动人,带有深刻的时代烙印。

杜甫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猜您喜欢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浪淘沙·往事只堪哀

李煜李煜 〔五代〕

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秋风庭院藓侵阶。一桁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
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晚凉天净月华开。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西蜀泉上人久留中都三首

曾丰曾丰 〔宋代〕

担水人家旦过寮,骑牛来看浙江潮。
相逢便说三生话,不管人言舌太饶。

题扇头画菜

吴静吴静 〔清代〕

去年蝗旱今年疫,江北江南并菜容。若果画师真好事,何妨持此赠司农。

补到难篇终别作八句寄吴圣与长官

郭祥正郭祥正 〔宋代〕

结客元和六载春,探深碧落迹如新。寸量秋色三千丈,名写岚光十四人。

文格迥欺韩愈老,字书尤逼小王真。近来好事谁能及,我续遗音君可嗔。

蔡槃蔡槃 〔宋代〕

每爱幽窗下,烟藂与露枝。
才闻风起处,便是雨来时。
节直将谁比,心虚只自知。
青青长在眼,休说化龙迟。

赴蒲道中寄洛倅王定国

晁补之晁补之 〔宋代〕

莫嫌马上过春风,得句桃溪柳涧中。
王事勤君急星火,客程驱我正萍蓬。
朅来尚可轻千里,归去何妨共两翁。
学道如今有微力,作官求了不求功。

藕丝

谢宗可谢宗可 〔元代〕

绊玉缠香吐未齐,莲房缫出蛹初肥。纤毫何补寸心苦,几缕空萦七窍飞。

园客可能抽翠茧,灵均难为制荷衣。年年五月无人买,欲织鲛绡不上机。

和推官压沙寺惠诗

强至强至 〔宋代〕

上相行春乐有馀,绣旗朝共宿云舒。
特教红袖停妍唱,为许朱衫托后车。
肯说大烹专鼎食,旋容小摘荐园蔬。
多才幕府论荣遇,诗句飘飘动客裾。

雨凉二首呈宗伟 其二

范成大范成大 〔宋代〕

惊雷隐地送凉飔,起舞看山不自持。说与骚人须早计,片云催雨雨催诗。

舟次钱塘谒滕公值风雨夜作解所佩为宝剑歌

胡应麟胡应麟 〔明代〕

江潮十月如山丘,北风轗江江倒流。星河一片落寒铁,暗中擎出蛟龙愁。

君不见丰城狱里百鍊钢,精灵埋没三千霜。当时不遇雷与张,至今神物终潜藏。

又不见曹沬手中三尺水,却制桓侯轻管子。一朝坛上行奇谋,百代声华耀青史。

胡生宝剑人不识,十千买自邯郸邑。朅来持赠归滕公,绕座虹光流四壁。

忆昔干将初铸时,睥睨欧冶麾风胡。低回天地鍊精气,喷薄宇宙烹洪炉。

泰山为镡渤海铗,神锋指石石欲裂。绿柄犹沾苔藓文,赤花半堕芙蓉匣。

有时夜啸风雨声,千夫辟易万马惊。山中魍魉昼摧绝,水底鲸螭寒不鸣。

湛卢飞景亦凡俗,纯钩巨阙皆碌碌。取次横裁丽水金,纷纭碎割昆吾玉。

一挥四国如建瓴,挽回日月轰雷霆。朝携赤堇鬼神伏,暮宿苍梧涛浪青。

荆轲孺子本无术,匕首苍皇挑强敌。片言枉杀樊将军,易水悲风转乌邑。

项王智力何豪雄,废书苦学仍无功。垓下谁知万人敌,时哉不利嗟重瞳。

岂若胡生磨此剑,寸心耿耿横孤电。十年坎坷意不平,提与滕公肝胆见。

滕公豪气凌穹苍,一朝睹此神飞扬。愿持此物登朝堂,时时拂拭生秋霜。

蚩尤遁迹魑魅藏,周游八极还大荒。

© 2023 风马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