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注释 译文

寒食帖

苏轼 苏轼〔宋代〕

  一曰:“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闇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

  二曰:“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版本一)

  (一曰:“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脂雪。闇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

  二曰:“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濛濛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版本二)

苏轼

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猜您喜欢

赞三十六祖颂

释印肃释印肃 〔宋代〕

龙树非形相,独现圆月体。
说法如虚空,非舌谈真理。

病中怀黄世显李宾之

谢铎谢铎 〔明代〕

十日高眠昼起迟,缓寻方药得中医。
不才岂是官无事,多病惟应志未衰。
门巷雪深妨过马,江湖岁晚益多歧。
衣冠论说今如此,旧简残灯亦自疑。

送唐介南迁五首

谢景初谢景初 〔宋代〕

身任言责地,眼见公路埋。
胡宁包心颜,践履天了阶。
言出说随至,吏送南海涯。
一臣不足惜,喋血狈与豺。

游补陀

盛熙明盛熙明 〔元代〕

惊起东华尘土梦,沧洲到处即为家。山人自种三株树,天使长乘八月槎。

梅福留丹赤似橘,安期送枣大于瓜。金仙对面无言说,春满幽岩小白花。

司业口占绝句奇甚铨辄用韵和呈效吴体

胡铨胡铨 〔宋代〕

南山旧说王隐者,北斗今看韩退之。
不须觅句花照眼,行见调羹酸着枝。

夜坐听沅江水声二首 其二

王庭圭王庭圭 〔宋代〕

水急滩高欲倒倾,来如万鼓绕山鸣。奔流更借洞庭阔,飞浪朝宗壮此声。

点绛唇 刘峻度席上听女郎度曲

宋琬宋琬 〔清代〕

子夜清歌,隔帘疑在青天外。琼箫玉管。莫把莺喉碍。

纱帽笼头,卸却残妆戴。娇羞坏。广场无奈。初学男儿拜。

诗一首

张定千张定千 〔宋代〕

况说龙沙最边陲,关河阻隔远明时。
蕃戎把隘当路坐,何日申奏圣人知。
今遇司空来宣问,枯林滋润再生枝。
四面六蕃多围绕,伏恐寻常失朝仪。
若不远仗天威力,只怕河隍陷戎夷。
请须司空奏论事,封册加官莫改移。
比至今秋新恩泽,山林草木总光辉。
塞上艰莘无说处,一心目断望龙墀。

题诗长老壁

杨时杨时 〔宋代〕

维摩病士意超然,边腹便便但昼眠。
共说平时忙底事,烹茶煮药过残年。

偈十首

释道行释道行 〔宋代〕

依经解义,三世佛冤。
离经一字,即同魔说。
© 2023 风马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