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历〔清代〕
天闲之别以十二,随宜利用期悉备。吉行五十师三十,在尚其德匪尚力。
圉人秣饲谨调良,赋豆输浆皆有制。不令过瘠及过肥,在适其中具深意。
过瘠力弱将偾辕,过肥力壮每脱辔。马之良者转受劳,兼以饮餐不遂志。
复有选色色贵白,不妨驽骀亦可厕。筋埋肉胀但取肥,以备仗马饰朝制。
刍秣恣饕辞鞭箠,排立移时旋休息。马之驽者乃得逸,岂遑计及中书譬。
以彼易此诚不可,此理伯乐难拟议。
麦秀两岐
和凝 〔五代〕
鹊桥仙·说盟说誓
蜀妓 〔宋代〕
偈颂十二首
释道璨 〔宋代〕
偈颂十七首
释智愚 〔宋代〕
叶涛致远见和二诗复次其韵(涛颠倒元韵。)
苏轼 〔宋代〕
题王氏款竹亭
李石 〔宋代〕
夏虫不知冰,朝菌不见月。吹息天地间,随分了寒热。
谁为款岁晚,久久媲清节。君家小令君,千金僦别业。
不殊山阴宅,孙子今几叶。胜取三百廛,共坐六十劫。
春林扇温风,夏簟落苍雪。重来得更仆,千偈不须说。
寿楼春 闻花间女史诵《樊山集》,戏寄
樊增祥 〔清代〕
如春莺娇啼。又风蝉细咽,何处哦诗。莫是青城花蕊,自书宫词。
非曹惠,非文姬。与女中相如同时。甚镂月裁云,樊山一集,传诵到红闺。
乐莫乐,心相知。绣平原小像,五色柔丝。早识扶风都讲,莫如蛾眉。
黄紬梦,犹寻伊。怪月中、青鸾来迟。想写韵楼前,千条绿杨俱向西。
高南仲自云间归退轩盖明府以四诗送之末章专
孙应时 〔宋代〕
舟中忆邵景说寄张子退
夏完淳 〔明代〕
登临泽国半荆榛,战伐年年鬼哭新。一水晴波青翰舫,孤灯暮雨白纶巾。何时壮志酬明主?几日浮生哭故人。万里腾飞仍有路,莫愁四海正风尘。
和陆伯微韵二首
包恢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