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之问〔唐代〕
清轩临夕池,微径入寒树。暝还探旧史,颇知古人趣。
明一诱道心,吹万成世务。猎精自补阙,安能守章句?
宋之问
宋之问(约656 — 约712),字延清,名少连,汉族,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宋之问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 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虞美人 普陀慧济寺铜水瓢柄上现大士像
杨玉衔 〔清代〕
杨枝甘露随瓢注。镜不烦铜铸。圆通宝相看分明。犹恨烟云叆叇掩冠缨。
现身说法楞严记。蛤蜊庄严示。此中见佛此中寻。莫谓眼缘观外未聆音。
董著作尝为参谋归话西事
梅尧臣 〔宋代〕
寿周提刑二首
吴泳 〔宋代〕
和林肃翁有所思韵
刘克庄 〔宋代〕
东吴府佥见山觅酒
潘玙 〔宋代〕
海上凯歌二首赠汤将军
唐顺之 〔明代〕
赠孔道士
赵师秀 〔宋代〕
有感
奉简钦止兼忆斯远
赵蕃 〔宋代〕
次韵朱景伯来见
陈著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