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下泉

诗经·国风·曹风 诗经·国风·曹风〔先秦〕

冽彼下泉,浸彼苞稂。忾我寤叹,念彼周京。
冽彼下泉,浸彼苞萧。忾我寤叹,念彼京周。
冽彼下泉,浸彼苞蓍。忾我寤叹,念彼京师。
芃芃黍苗,阴雨膏之。四国有王,郇伯劳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寒凉的泉水在下汩汩流动,一丛丛狗尾草浸在寒泉中。梦中醒来我连连长吁短叹,深深怀念繁华的周国京城。
寒凉的泉水在下涔涔涌流,一丛丛艾蒿草浸在寒泉里。睡梦中醒来我不住地叹息,深深怀念富庶的都城旧地。
寒凉的泉水在下汩汩涌动,丛丛筮草被淹没在寒水流。一觉醒来我总是哀声叹气,深深怀念昔日里故都神游。
那时节黍苗青青多么繁茂!滋润它们的自有雨顺风调。四方的诸侯都来朝见天子,贤德高贵的郇伯亲切慰劳。

注释
下泉:地下涌出的泉水。
冽(liè):寒冷。
苞:丛生。稂(láng):一种莠一类的野草。毛传:“稂,童粱。非溉草,得水而病也。”也有人说稂是长穗而不饱实的禾。
忾:叹息。寤:醒。
周京:周朝的京都,天子所居,下文“京周”、“京师”同。
萧:一种蒿类野生植物,即艾蒿。
蓍(shī):一种用于占卦的草,蒿属。
芃(péng)芃:茂盛茁壮。毛传:“芃芃,美貌。”膏:滋润,润泽。
有王:郑笺:“有王,谓朝聘于天子也。”
郇(xún)伯:毛传:“郇伯,郇侯也。”郑笺:“郇侯,文王之子,为州伯,有治诸侯之功。”何楷《诗经世本古义》则据齐诗之说以为是指晋大夫荀跞。盖郇、荀音同相通假。兹从齐诗说。劳:慰劳。▲

鉴赏

  此诗兴中有比,开头以寒泉水冷,浸淹野草起兴,喻周室的内乱与衰微。而这,亦写出了王子匄触景生出的悲情。接着以直陈其事的赋法,慨叹缅怀周京,充溢浓郁的悲凉之感。而三章的复沓叠咏,更是把这种悲凉之感推到了一个极点上。到了末章,却来了一个雨过天晴般的突然转折,说到周王朝鼎盛之时,万国朝拜的盛况。或者又如红楼中,经历过至盛的繁华之后,终落了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彼时穿了大红猩猩毡,行走于雪野中的落魄公子宝玉,大概也会想起往年家族极盛,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之时,梨香院女孩唱的那支“原来这姹紫嫣红开遍”的曲子。

  此诗的前三章,是《诗经》中典型的重章叠句结构,各章仅第二句末字“稂”“萧”“蓍”不同,第四句末二字“周京”“京周”“京师”不同,而这又恰好在换韵的位置,易字目的只是通过韵脚的变化使反覆的咏唱不致过于单调,而三章的意思则是完全重复的,不存在递进、对比之类句法关系。第四章在最后忽然一转,这种转折不仅在语句意义上,而且在语句结构上都显得很突兀。因此古往今来,不乏对此特加注意的评论分析。有人大加赞赏,如清人陈继揆牛运震;也有人极表疑惑,如宋人王柏和今人向熹。持怀疑论者有一定道理,但除非今后在出土文物中发现错简之前的原有文句,否则这种怀疑本身仍将受人怀疑。何况检《国风》一百六十篇,就会发现虽然三章复沓叠咏的有不少,如《周南·樛木》《召南·鹊巢》《卫风·木瓜》《郑风·缁衣》等等,但三章复沓叠咏之后再加上句式不同的一章那样的结构并非一无所见(如《邶风·燕燕》即是)。语句部分重复在《国风》、《雅颂》中也可以找出一些(如“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就见于《鄘风·蝃蝀》《邶风·泉水》《卫风·竹竿》三篇中),更不能据此径自说某句是某诗的错简。并且,此诗第四章的前两句与前三章的前两句相比较,“昔时苗黍,今则苞稂;昔时阴雨,今则冽泉”(清陈继揆《读诗臆补》),可谓“字字对照,直以神行”(清陈震《读诗识小录》),在内容上也是互有关联的。正是因为以寒泉浸野草喻周室内乱势衰的比兴加上慨叹缅怀周京直陈其事的赋法本身已具有很强烈的悲剧感,而三章复沓叠咏使这种悲剧感加强到了极点,所以末章雨过天晴般的突然转折,就令人产生非常兴奋的欣慰之情,这样的艺术效果当然是独具魅力的。从这一点上说,完全有理由将《下泉》一诗置于《国风》的优秀篇章之列。▲

创作背景

  《曹风·下泉》一诗,写的是周王室发生内乱,周敬王王子匄(gài)在称王之前,住在下泉,思念京师王朝的安危。《毛诗序》说:“《下泉》,思治也。曹人疾共公侵刻下民,不得其所,忧而思明王贤伯也。”认为是曹人痛恶统治者的暴虐,怀念明王贤伯。

猜您喜欢

奉送符伯寿尉太平

刘宰刘宰 〔宋代〕

一年三伏秋后前,大火更借炎官權。
竹林仗履北窗眠,君方陆走水行船。
君言半世苦迍邅,一官迟次安且便。
瓜时骤及非偶然,今我不往人争先。
交承久宦思田园,侧身东望心悁悁。
民情厌旧期改弦,今我不往人烦冤。
左符再下催行轩,欲挽君留胡得焉。
君才胡敏性静专,天府四举贤书连。
民淳不假彩棒县,定知学子来差肩。
酌君荐藕侑新莲,青白不受汙涂迁。
赠君以笔并吴牋,官閒铁砚勤磨研。
敬亭山不有臞仙,耕云钓雪老林泉。
养疴预欲知民编,少屈从之古道边。
长官报政将朝天,集英唱第吾同年。
賸欲因君寄短篇,有言不尽中勤拳。
相逢一笑开初筵,为说故人今白颠。

题汪水云诗卷

严日益严日益 〔宋代〕

紫皇宫殿红云低,春归天上日欲西。
瑶池催花挝羯鼓,姚魏在香分雨露。
沉香亭北雉尾高,诗成先夺云锦袍。
纵横奏赋三千字,文采风流多意气。
佩声杨柳凤池头,丝纶五色烂不收。
巨鳌跳波海门黑,毡雪风砂堕阴域。
翠华鞭鸾凌紫烟,天寒月照青冢边。
黄金不啼玉不泣,桑岭流沙马飞急。
孤臣泪结冰稜稜,两宫祝发传佛灯。
梵尊说法天龙拜,四大山河金色界。
风飘仙乐去不回,香围粉阵成飞埃。
南冠楚囚血化碧,恨入胡笳十八拍。
穹庐帐暖融冷光,犹随供奉联鵷行。
子房忽伴赤松去,华表千年令威语。
商郊周甸禾黍悲,宫袍卸却披霞衣。
青藜老仙选诗哭,仿佛东都梦华录。
吴霜压捐长眉青,胸蟠耿耿何时平。
读书万卷贫难救,天若知情天亦瘦。
云翻雨覆争奈何,荣枯得失哀恨多。
相逢莫说梦中梦,琴寄南音时一弄。
世间未必无子期,至音元不求人知。
泠然七十二峰下,轩辕鼎边恨三舍。
流水行云万里心,故家乔木春阴阴。

如梦令·镜药收来守拙

谭处端谭处端 〔元代〕

镜药收来守拙。不遇知音难说。古鉴要予磨,点处便交光彻。欢悦。欢悦。衮出一轮明月。

勉吕之寿

丘葵丘葵 〔宋代〕

泛泛水中舟,有绋以丽维。
荡荡人之情,有礼以执持。
武公年九十,犹思慎其仪。
吾侪未耆老,盍亦相箴规。
云胡工诵说,志行乃有亏。
此病当自省,所差只毫嫠。
勉哉为已学,先民不我欺。

台城路·惊飞燕子魂无定

蒋春霖蒋春霖 〔清代〕

惊飞燕子魂无定,荒洲坠如残叶。树影疑人,鸮声幻鬼,欹侧春冰途滑。颓云万叠。又雨击寒沙,乱鸣金铁。似引宵程,隔溪磷火乍明灭。
江间奔浪怒涌,断笳时隐隐,相和呜咽。野渡舟危,空村草湿,一饭芦中凄绝。孤城雾结。剩羂网离鸿,怨啼昏月。险梦愁题,杜鹃枝上血。

题龙津亭

方武子方武子 〔宋代〕

龙津亭下水漫漫,坐久疑神杳霭间。
说道浙江人不信,向南全似越州山。

山居诗

释延寿释延寿 〔宋代〕

抱拙藏锋过暮年,高名何必指前贤。
只於心上标空界,谁说壶中别有天。
郁密远林停宿雾,萧骚疏竹埽寒烟。
从兹不更移瓶锡,身外无馀意了然。

芙蓉道间二首

赵蕃赵蕃 〔宋代〕

芙蓉山下芙蓉渡,历尽崔嵬何物路。
更观溪水突人来,令我诗情杂欣惧。
舆夫重说松原山,如此积雨应生湍。
从来潢潦无根源,水收石露须臾间。

渔家傲·至道不遥只在迩

佚名佚名 〔宋代〕

至道不遥只在迩。毫厘差失如千里。道是难来元却易。如相契。一超直入如来地。水火交时为既济。三尸六贼都回避。只此长生仍久视。身口意。化成一点冲和气。

次韵王立之雪中以酒见饷

晁说之晁说之 〔宋代〕

同云惨惨驱朝暄,龙沙一雪人相怜。
寒猿哀啸失山木,饥鹤仰唳空无天。
当年补天真戏尔,不知修月何时已。
坐烦耆旧说辛卯,至遣儿童忧甲子。
城中米价贵如玉,举家倒廪无斗粟。
千金狐裘岂易得,百结鹑衣不堪鬻。
我生但识茅与菅,何曾过眼逢瑶璠。
展君新诗问所似,欲辩不敢非忘言。
开壶酌酒浇我胸,酒酣起舞颜为红。
会见东风扫冰雪,江梅寒柳烦春工。
© 2023 风马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